关注宜春万象
宜春开放大学:用心用情办好“老百姓身边的大学”
用心用情办好“老百姓身边的大学”
——党的十八大以来宜春开放大学积极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用心用情办好‘老百姓身边的大学’,形成了以开放教育、职业教育等学历教育为主体,非学历培训为补充的办学模式,累计培养了3.8万名留得住、用得上,扎根本土、服务地方的应用型人才,为推动我市高等教育大众化,促进宜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助力实现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近日,在宜春开放大学新闻发布会上,宜春开放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金文玲向相关部门和媒体介绍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宜春开放大学积极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的工作情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该校始终坚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铸魂育人,着力守好立德树人主阵地。学校党委立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决扛起政治责任,不断强化党委班子与党支部政治建设,进一步推进“党建+”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办学。持续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加强中改进、在创新中提升。广泛开展专题讲座、思政课程竞赛等活动,充分展现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该校始终坚持以系统建设为抓手,扎根宜春,着力打造全民学习新高地。从广播电视大学到开放大学的转型升级路上,该校不断整合汇聚优质教育资源,延伸办学网络,成为全省首个在全市设立县级分校的办学单位,系统建设走在全省前列。在全市10个县(市、区)设有9个学院、7个教学点,共16个办学点,构建了以校本部为中心、县级学院为基础的两级统筹、分级办学、覆盖城乡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现有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11498人。打造了宜春人名副其实的“家门口大学”,为构建我市终身教育服务体系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该校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提质创优,着力激发发展新动能。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积极探索“互联网+教育”新路径,着力构建基于信息技术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教育服务供给方式,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9名毕业生获评国家开放大学杰出校友,22名毕业生被评为国家开放大学优秀毕业生,350名学生获得国家开放大学奖学金。
党的十八大以来,该校始终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己任,融合发展,着力彰显高等教育贡献力。坚持“按需办学”,集中力量建设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特殊学科和专业,现有开放教育本专科专业39个、高职扩招专业7个;紧密结合我市“4+3+N”产业体系,增开各类专业及专业课程,在读学生达470人,其中262人为园区企业员工;成立产业人才与乡村振兴学院,组建社区教育讲师团队,打造社区教育“开放课堂”,将优质教育资源送到群众家门口;连续承办两届宜春市全民终身学习周活动,着力推动全民学习、终身学习……2022年,该校在全省开放大学系统内率先以开办中职教育作为转型发展的突破口,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回望来时路,奋进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该校先后获得“全国广播电视大学优秀教务集体”“国家开放大学招生工作优秀集体”等集体荣誉30余项以及个人荣誉330余人次。在全面升级发展的赛道上,该校将以“奔跑者”的姿态和“开局者”的担当,满弓劲发,努力建设开放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多元融合发展的新型高等学校,为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而不懈奋斗。(记者 张梅玲)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宜春新闻网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宜春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宜春日报、赣西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本网独家使用,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书面协议许可,不得从本网转载使用,违者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